深圳大运会场馆将对市民开放,百姓健身添新场所

深圳大运会场馆将对市民开放,百姓健身添新场所

随着大运会主火炬的熄灭,深圳正式进入了“后大运时代”。深圳大运会共使用了63个体育馆,包括比赛场馆41个、训练场馆19个、备用场馆3个,刷新了历届大运会使用场馆的纪录。这么多的场馆,如何在大运会结束后“华丽转身”?本报记者日前再次探访大运会的场馆。

学校体育设施升级换代

深圳大运会的场馆中有三分之二是在原有场馆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而在新建的22个场馆中,超过半数都选择“落户”校园。大运会结束后,这些学校里的场馆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体育设施的一部分。以大运村为例,大运会比赛结束后,大运村将整体交给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使用。

深圳市此次有21所学校的场馆借大运会的契机,实现了升级换代,包括深圳大学、深职院以及龙城高级中学等多所大中学校。

百姓健身休闲增加新场所

作为深圳市民,对大运会的“感情”不仅体现在赛时绿色出行的配合、热情观赛的捧场,更体现在“后大运时代”锻炼意识的提升。而大运会场馆在赛后“敞开怀抱”,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真切的实惠。

大运会的场馆中,有28个在龙岗区。据龙岗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大运会后,区属的场馆将全部向市民开放,在居民区附近的场馆也将会变成公共场所。此前,龙岗区居民一直为身边缺少体育锻炼场所而苦恼,如今这些烦恼迎刃而解。以大运中心为例,“一场两馆”的水平堪称世界一流,而大运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福永告诉记者,大运会后,大运中心会在节假日等某些特别时段免费对市民开放,并为周边单位、居民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此外,大运网球场也将对市民开放,市民只需支付少量费用,就可到世界水平的场馆打球。可以说,大运会为深圳市民送上了一份“健康大礼包”。

精品文体活动层出不穷

事实上,深圳各个区都通过大运会实现了体育场馆的“升级”,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这些场馆不仅能为周边市民提供便利、完善的锻炼场所,更将通过改造,成为新的休闲胜地。比如:宝安体育场“竹林”就不仅仅是一座地标建筑,更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是未来宝安中心区健身、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去处。而被誉为“最美大运分赛场”的七星湾,赛后很有可能作为深圳东部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成为集赛事、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艇码头度假村。

大运会一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让人们记住了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如今,“春茧”成为深圳湾15公里海滨休闲带上的璀璨明珠和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深圳市新地标。更令人振奋的是,“春茧”筑巢,深圳“引凤”,一系列高端的演出、比赛都纷纷向“春茧”“暗送秋波”。从9月到12月,“春茧”的演出表已经排得满满当当,从演唱会到车展不一而足,让深圳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变得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