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半岛游玩指南

大鹏半岛

▲农家度假屋。

大鹏半岛应该算是现在深圳人常去的休闲胜地了,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在大鹏半岛可以看到美丽的大海、吃到可口的海鲜;可是很少人知道,这里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资源,还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的深港行走,我们带大家去看看隐藏在大鹏半岛里面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地方,去那里探幽览胜,玩出新意。

大鹏半岛

美丽的大鹏半岛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观光。

大鹏半岛

美丽的海湾吸引旅游者。

驴友们喜欢的海湾

到了海边自然要看海,东涌、西涌、杨梅坑、沙鱼涌、金沙滩……反正一说起大鹏半岛,能看海的地方随便一掰指头就能数出一堆。不过有个地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正因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那里还算得上是个安静的海湾,很舒服的!

这个地方叫做东山湾,就在去南澳杨梅坑的路上,有一个岔路通往东山珍珠岛,到了东山珍珠岛,就可以在那里坐快艇到东山湾了。东山湾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海湾,海湾的背面是一座小山,据说这座小山是七娘山的一个分支,只不过这个分支已经被公路隔开了。

有些驴友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可以沿着海边石壁穿越到桔钓沙。据走过这条线路的朋友说,从东山湾沿着海边到桔钓沙大约有2公里左右的距离,有经验的驴友走完这段路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登上海边悬崖壁远眺大海,广阔的天空与海面浑然一体,海天一色。不时有一群海鸟从海面上飞来,在岸边礁石上停歇。海面似乎虚无缥缈,也似乎无穷无尽,虚寒的感觉油然而生。山风在耳边飕飕而过,山顶上会有山泉沿着海边悬崖飞流直下。如果看到石头上是湿的,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沿着悬崖壁攀爬,因为石头太滑比较危险。沿着海边悬崖还有一条山路也可以完成穿越。

当然了,海边穿越还是有点危险的,不要紧,喜欢爬山的朋友不会失望,东山湾背面的小山也是一个好去处。这座山没有名字,要爬过几个礁石才能看到一个不算太明显的进山入口,上山的路是当地人踩出来的土路,山顶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大猩猩,当地人称作“猩猩石”。

在东山湾的海边游泳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来这里的人不多,几乎没有污染,所以海水非常清澈干净,沙滩的沙也很细腻。当地还有双人皮艇出租,出海划划船挺惬意的。远处的海面上有很多珍珠养殖排,到珍珠养殖排上看一下怎么养珍珠贝,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玩累了搞搞烧烤,当地人甚至可以把烧烤炉给你搬到珍珠养殖排上去,一边看看养珍珠,一边钓鱼,一边烧烤,真的很好玩!要是还嫌不过瘾,干脆租个帐篷支在珍珠养殖排上,晚上睡在海上,眼望着繁星,头枕着海浪,别有一番滋味.

大鹏半岛

农家自制豆腐。

追忆硝烟弥漫的日子

别以为大鹏半岛仅仅就是风光无限,其实很少人知道在大鹏半岛上还是一个充满着烽火记忆的地方。

沿着东涌海滩,穿过背面的小村庄,爬上一个叫做烟锅仔的小山包,一个孤零零的烽火台便可跃入眼中,而在这个哨所的前面,一条弯弯曲曲蜿蜒至对面山头的战壕就掩藏在茂密的草丛中。

这条战壕总共长约3公里,大约1.5米到1.6米深,站在战壕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海面的动静,战壕中还有很隐蔽的防空洞。这条战壕最初建造于1939年,是当时的国民党部队为了防止日本兵从三门岛出发海上入侵而建造的。在战壕的尽头,还有一个毁坏的哨所。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涌驻扎着一个排的中国军队,30多名士兵,而对面的三门岛上则被日本兵侵占。平时一名中国士兵就守在战壕边的哨所上,而大多数士兵都隐蔽在战壕里。1939年农历四月初七,8个日本兵从东涌海滩登陆并开火,隐蔽在战壕里的中国军队当即开火还击,顿时击毙7名日本兵,剩下一名日本兵开船逃窜到三门岛。大约一个小时后,日本兵开来四艘炮艇对海岸线进行轰炸,不少中国士兵在炮火中阵亡,但是日军因不熟悉地形,始终不敢从海岸登陆到东涌村。这次战斗结束后,日本兵没有再敢从海上登陆,直到1941年,日本兵才在南澳抓到一村民从陆路攻入东涌,并火烧了东涌村。当时东涌村民大部分逃到了对面的山上才幸免于难。

这里曾经军歌嘹亮

在东涌社区一个叫店仔村的背后的山上,十几排被遗弃的平房隐藏在茂密的荒草丛中。这些平房在这里已经有50多年了,而它们记载着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南澳驻军时的“军歌嘹亮”。

穿过店仔村,一条蜿蜒的小路一直通向山上。沿着山路,茂密的草丛、高大树木仿佛告诉我们这里已经是人迹罕至。大约行进了200米,一排灰白色的平房从草丛中隐约露出了“面容”,这就是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南澳驻军的营房旧址。

这里的营房一共是12排,这些营房是1953年建立的,驻守在这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营部和两个连。平时,官兵们都在这里进行训练。走进营房,每个营房的墙上都标记着数字,房檐下面的墙上还刻有毛主席语录。

当地老人介绍,当时部队经常到东涌的村子里面帮助老百姓干活。年过古稀的黄锦波老人还记得当时官兵们经常从山上把他们的缝纫机搬到山下,帮助老百姓补衣服;每个礼拜,电影放映队还要到营房放映电影,部队官兵都会邀请村里的群众到他们那里看电影。直到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三门岛驻军的营房建好后,驻扎在这里的部队陆续转移到了三门岛,最后营房移交给地方管理,这里就改建成为了小学生的临时课堂,不少现在30多岁到40多岁的当地人都曾在这里读过书。

珍稀树种遍布大鹏半岛

曾经有一次,我们邀约植物学家一起探访南澳古村落背后的风水林,不禁发出一声赞叹,“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南澳聚集了很多古村落,这些古村落都是当初从其他地方移居到南澳的先人建造的,现在有不少村落已经被遗弃了,不过村落背后的那些风水林却依旧茂密,里面不少珍惜的树种让人叹为观止!

位于西涌海滩北面的芽山村,村后面是一坐U形的山,山上生长着高大而茂密的树木,村子就坐落在山脚的凹处,树林宛如张开巨大的绿色双臂,把村子拥入怀中。这片U形的风水林中,成片分布着乌檀、亮叶猴耳环、榕树树种,还有几丛高大的竹林生长在其间,形成了不同的树形和色彩,就像由多幅图画组成的一幅长卷,可谓气势磅礴。此前人们知道南山有一棵600年的榕树,被称为深圳的“树王”,现在看来,它跟南澳的“树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棵生长在芽山村的大树约有1000多岁,树身高大挺拔,要三四个人才能围抱,树皮深褐色,粗糙、斑驳,表层的老树皮一片一片地松开脱落,让人感到它的沧桑年轮。用尺子一量,主干围径达4.6米,树高约20米。这棵树叫“柯”,非常难得,尤其是它的树龄达1000多年,这是深圳目前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树了。

高岭村的风水林又是另一番风景。村子后山和西边山梁上有两片颇大的古树林,连绵一片,非常壮观,由于树种众多,叶子颜色有所不同,有深绿、浅绿、墨绿,有嫩黄、淡蓝、粉红等,还有日本杜英的白花、浙江润楠的黄花、红叶藤的红叶,以及朱砂根的红色果实、穿破石的黄色果实、青果榕的青色果实等等,把整个林子点染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风水林里有许多珍贵稀有的植物,其中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有土沉香、金毛狗等。在杨梅坑村后山坡上的风水林,以黄桐为主,非常高大苍老,许多黄桐树干要两三个人才能围抱。我们用卷尺量了其中三棵,一棵胸径1.6米,两棵胸径1.5米,高约十五六米不等。

大鹏半岛

明清时期的古村落。

新近发现的古化石群落

站在大鹏半岛海边,美丽的风光总是能够让人流连忘返。不过,有谁知道,大鹏半岛是怎样形成的?

也许有个地方能够给人一点提示,就在南澳英管岭山下,最近发现了一个化石群。在英管岭的山脊上,从裸露的山体岩层断面可清晰地看到明显的化石痕迹,主要呈现出一些蕨类树叶及贝壳类残骸。据考古专家说,从化石形态上看,这个化石群应属于侏罗纪高基坪火山喷发群岩石遗址。据了解,有关部门曾于2006年委托有关单位对英管岭进行科考鉴定,并在2007年9月认定,位于南澳英管岭山麓的这片地区属于早侏罗世滨海——浅海砂、泥质沉积地层,在含炭质粉砂质斑点状板岩中,产有大量双壳类、菊石及植物化石。据初步鉴定,双壳类化石有19种,其中以花蛤、始心蛤、中生米沙蛤、假梯蛤、小满月蛤较丰富;菊石主要是香港菊石,植物化石常见的有新芦木、拟贼木、肢脉蕨等。这批化石的发现无疑表明该地层与广东其他地区的金鸡组相当,表明早侏罗纪的海侵亦达到深圳和广东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