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缺工 企业都招不到人

记者调查深圳多行业发现,回老家发展是工人流失首要原因

机械行业面临的招工缺口,只是个别时期的个别现象,还是其他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记者昨日就深圳软件、钟表、饮食、家具、珠宝等多个代表性行业进行调查发现,缺工成为各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以往是春节前后缺普工,现在中高级人才也越来越难招。

餐饮行业:节后用工缺口逾两成

虽然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认为,缺“蓝领”的部分原因是一些人更愿意从事服务行业,“宁端盘子,不当工人”,然而记者从深圳市餐饮行业协会获悉,缺工现象在餐饮行业中同样存在,“来‘端盘子’越来越少”。

“我们饮食行业也缺工,今年春节过后,用工缺口超过了20%。”昨日下午,深圳市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少华表示,每年春节过后整个行业都会缺工,用工缺口多年来一直在10%—15%之间徘徊,但今年首次达到了20%以上。也就是说,一家餐饮企业打算招聘100名员工,就有20名以上的员工招不满。

陈少华介绍说,深圳范围内大大小小的饮食企业有三万多家,其中拥有100个餐位以上的企业有3000多家。目前整个行业的用工缺口人数尚未进行统计,但就不少企业反映的情况而言,缺口最大的是服务员和洗碗工,厨师队伍则相对稳定。“一线员工的流动率比较大,大部分都是工作不到一年就离职了,少数人能坚持干三到五年。”陈少华说。

在陈少华看来,这几年内地很多城市的餐饮业发展得很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工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圳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小。深圳饮食业的薪酬优势正在丧失,员工就近就业的趋势日益明显,预计明年饮食行业的用工缺口还会更大。陈少华表示,目前很多企业和内地旅游学校挂钩,让他们的学生过来深圳实习和工作,也有企业和内地一些城市劳动部门合作实行劳动力派遣,最简单的办法则是常年在餐厅门口张贴招聘启事。

珠宝首饰行业:队伍相对稳定但依旧缺工

作为全国最大的珠宝生产及贸易集散地,深圳黄金珠宝行业是否存在招工难问题?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晓飞昨日下午表示,春节后缺工在深圳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只不过每个行业缺工的严重程度不一样。由于内地城市的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并不多,目前深圳珠宝首饰行业员工的队伍相对稳定,但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用工缺口,招工难这一问题在黄金珠宝行业也同样存在。

据了解,首饰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款饰品从半成品到成品,大部分以手工为主,用工量大,尤其对女工的需求更大,而其他行业如纺织业、服务业也需要大量工人,造成了“民工争夺战”。“由于珠宝首饰的原材料贵重,在珠宝首饰加工企业,从一个新人到技术熟练的工人,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郭晓飞介绍说,不少企业都反映负责珠宝模板,珠宝镶石的一线工人比较难招,尤其是招聘熟练的技工,难度更大。

记者了解到,2009年黄金行业行情十分好,中国内地金饰用金量增至347吨。2009年下半年开始,深圳黄金首饰行业内就新增一大批黄金加工厂,一些原本只做素金或钻石镶嵌的工厂,也新增了黄金生产加工的生产线,造成行业内部用工需求猛增。“80后90后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与制造业相关的行业,估计用工短缺的情况会一年比一年严重。”郭晓飞表示。

软件行业:只能招到二三流院校人才

软件行业一直以来是深圳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且软件行业多吸纳的是中高端人才,然而,这个标准的吸纳写字楼“白领”的行业也面临着招工难问题。“我记得10年前,我们还能在人才大市场找到一些211工程的重点高校的一类人才,现在基本看不到了”,昨日,软件行业副秘书长郑辉表示,软件行业面临的缺工是结构性缺工,从绝对数量上说,人员是不缺的,但是好的、一流的人才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来深圳,这些人本来选择性就大,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较高,现在他们觉得没必要来深圳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为了吸纳人才,将公司设在了高校集中的内地城市。郑辉透露,华为、中兴等知名大企业本身的福利待遇都较好,但是他们70%至80%的员工都不在深圳,而是在西安、武汉、重庆等城市,这也是现在软件行业的趋势之一。“一方面是内地将软件行业放在很高的位置,提出很多优惠政策,另外一方面,是应人才的要求而做出的调整”,他认为,这也是行业面临着缺工、难招人才的表现之一。

钟表行业:未来缺工将形成传导效应

“其实我们早几年就面临着缺工的问题,而且我们早已想办法在解决”,昨日,深圳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表示,企业对这个问题意识较早,因此提早进行了薪酬调整,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改善福利等,现在缺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逐步消除。企业也慢慢意识到,不能靠以往的“人海战术”,要形成品牌的附加值,培养另外的竞争力。

朱舜华认为,深圳虽然缺工,但是相比起福建、浙江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城市,缺工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就珠三角来说,深圳钟表行业其实转型较早,现在相对还好,而河源、惠州等城市和福建、浙江等城市一样,这种缺工效应会传导到它们那里,“它们现在比深圳更缺”,缺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今后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工人都跑哪去了?

行业协会分析留在当地是工人主要流向

缺工时代,缺失的工人都去了哪里?南都记者采访获悉,跳槽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换职业、离开深圳留在老家附近打工是三个主要去向,其中,离开深圳回老家被认为是工人分流的主要方向。

“工字不出头,我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今年春节前离开深圳回湖北老家创业的颜芳芳昨日对记者表示,她曾在深圳一家著名大型制造业企业工作了5年,单调枯燥、连续加班她都可以忍受,但令她无法容忍的是没有未来。“我不能这样一辈子,等我到了35岁以后,这个城市不要我了怎么办?”颜芳芳思虑再三,决定回老家发展,现在她开了一家服装店,虽然日子比在工厂的生活艰难多了,但她乐在其中,“我觉得有奔头了”。

而只当了半年的工厂打工妹就转到宝安一家美容店当美容顾问的古小姐则表示,工厂生活太单调,学不到东西,而且工厂偏远闭塞,离她想象的都市生活太远了。“在工厂的时候,我觉得我跟这个城市一点关系都没有”,她现在从事的美容顾问工作虽然也很辛苦,还有拉客人的压力,但是工作地点在宝安中心区,这让她觉得自己跟这个城市保持着联系。她的计划是学一段美容就回老家去。

“基本上,留在家乡当地就业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首选”,昨日,深圳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少萍认为,目前的三个去向中,行业内流动的一般是针对中高级人才,他们可能因为薪酬待遇的差别而倾向于在行业内跳槽,而普工在各个工厂的待遇差别不大,这样的跳槽没多大必要。还有一部分是不愿意做“蓝领”,选择从事服务业,还有人选择自己做生意当老板,不愿意一直打工。选择回老家在当地就业的人最多。朱舜华也说,现在内地很多城市都将工人多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而且开出的工资并不比深圳低多少,对很多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