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与质量齐头并进,千亿之上世茂从容再加速

3月27日,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00813.HK,下称世茂)在香港发布2017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世茂全年销售完成1007.7亿元,同比大幅上涨47.9%,完成率达114.5%,荣耀入席千亿房企俱乐部,交出了一份远超预期的满意答卷。

现场合影

2017年,世茂昂首迈入增长年,关键业绩指标增长迅猛,营业额同比上升18.8%达704.3亿元,毛利额同比大幅提升31.1%至214.3亿元。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稳健的财务指标也非常亮眼,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回款率、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和净负债率等均表现优异。在保持高品质增长与高盈利能力的前提下,2017年的世茂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新跨越。

谈及世茂2017年的表现时,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先生表示:“世茂在2017年是规模和利润并重,依托公司优质的可售资源、产品结构和全国项目的放量,合约销售额于12月刷新单月新高,最终实现全年首次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世茂业绩强劲增长背后,是其软实力的全面提升。这为世茂未来有品质高速增长,注入了可持续性的发展基因和强劲的内驱力。

业绩大幅提升 夯实优质土储

2017年,是世茂全面快速增长的一年。据世茂2017年报显示,期内全年签约面积606.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3.3%;签约均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6623元,较2016年的每平方米13850元同比上升20%,为未来结算利润率的稳健提升奠定了基矗此前,克而瑞咨询公布的2017年房企销售均价排名中,世茂销售均价位居第八位,充分展现出产品溢价能力。

同时,毛利率提升至30.4%,保持行业高位。剔除2016年北京财富时代处置收益影响,2017年股东应占核心利润达69.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3.4%;股东应占利润达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6%。

全年股息为每股1港元,扣除去年的特别股息6港仙,同比上升42.9%,派息比例近三年都维持在30-40%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公司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的理念。

关键业绩指标全面增长的同时,土储也得到有力夯实,不仅土地资源储备充足,而且勇夺多幅战略宝地,为将来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年报显示,2017年世茂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厦门、武汉、香港等核心城市拿下权益前逾千万方土储,新增购入权益后679亿、694万平方米的优质土地,较2016年大幅增长,其中底价招拍挂、收购、合作占比约45%。

新增土储在区域战略上释放出新亮点。2017年,世茂在布局一二线的同时,关注一二线周边可承载外溢需求的三四线城市。其中,世茂加大了在华南、京津等热点区域内城市和市场的布局,先后快速斩获深圳龙岗、香港长沙湾等重磅战略土地,使“粤港澳大湾区”土储优质充裕。

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世茂权益前土地储备约4790万平方米,遍布47个城市,165个项目,实现了在重点区域及核心城市群均有充足资源储备的布局,货值超过8000亿,其中长三角、华北、福建及粤港澳大湾区都超过1500亿。未来,世茂充足优质的土地资源储备及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将为其在全国重要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且有力的支撑。

年报显示,世茂2018年可售货值超过2335亿,按保守去化率60%计算,预计在2018年有望实现销售签约1400亿。

财务稳健领跑行业,信用评级稳步提升

除核心数据大幅增长外,稳健优异的财务管理是世茂2017全年业绩的另一大亮点。年报显示,世茂2017年回款额807亿,同比提升34.5%,回款率达到80%,稳定于行业领先水平。

充裕的资金为世茂后续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包括账面现金同比上升48.4%达330.07亿元、未动用银行贷款额度约200亿元、未动用已获批熊猫中票额度80亿元。

除了储备资金十分充裕外,世茂集团资产规模持续增加,2017年总资产达到人民币3076亿,同比上升17.4%;固定资产为人民币557亿,同比上升3.2%;总权益较2016年底上升9.7%达到人民币967亿。

2017年,世茂的金融创新持续保持领跑者的姿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连续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海外市场等获批或发行各类首单或首批之一产品,包括成功发行65亿国际广场ABN、获批80亿熊猫中票、发行10亿美金高级票据、获批4年期6.8亿美金+58.9亿港币境外银团贷款等。并于2018年1月发行5亿美金高级票据、于2018年3月发行9.5亿人民币“点心债”等。

世茂融资成本管理措施多管齐下,融资成本实现2015年来的2连降,由2015年的6.9%降至2017年的5.3%,属行业较低水平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世茂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管理能力。

净负债率已连续6年维持在60%以下,为企业应对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后续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凭借稳健的运营及财务表现,获得了海内外评级机构的正面积极评价。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分别维持世茂房地产BB+、Ba2及BBB-的信用评级,其中惠誉给予世茂投资级的评级,是极少数获得境外投资级评级的内地民营房企之一。2017年,标准普尔将展望由负面调升至稳定。国内评级方面大公国际、联合信用评级、中诚信国际几家境内评级机构维持世茂房地产AAA评级。集团下属世茂建设和世茂股份分别获得大公国际和联合信用评级上调至“AAA”。

酒店、商业齐发力 “一体两翼”锻造综合竞争力

除了直观亮眼的数据表现外,全年报还透露出世茂多元业务战略布局的无限活力。近年来,世茂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一体”是指具有匠心生产力的销售型地产,而“两翼”则是打造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商业地产和具有领先性竞争力的酒店地产。从此次年报中不难看出,世茂在“两翼”领域的发力正在逐渐加强。2017年世茂酒店和商业租金、其他收入较2016年同比上升23.1%(剔除同期北京财富时代和上海国际广场装修停业影响),助力企业持续并有质量地发展。

酒店业务方面,在各项指标体现出良性增长的情况下,世茂酒店品牌及产品矩阵不断被夯实,“自营+合作”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及产品价值输出,并清晰地勾勒出世茂酒店业务的宏大蓝图。

2017年7月11日,世茂喜达酒店集团(“世茂喜达”)正式成立,成立至今,世茂喜达已拥有6个不同市场定位的自主酒店品牌,业务布局从高端全服务到中端精选服务、从城市商务酒店到特色度假酒店以及公寓产品,实现了全系列品牌阵容。除此之外,世茂喜达还首次跨出国门,签约巴厘岛茂御酒店及茂御居公寓项目,为巴厘岛带来第一家高端中国酒店。未来,世茂喜达将致力于发展自主品牌酒店,计划在4年内发展100 家酒店,发展成为国际化的酒店集团。

商业业务方面,世茂的商业项目在布局上充分体现出了科学性与前瞻性: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同时进入内陆经济发达城市,在一线及多个二线城市核心区均有项目分布。2017年世茂商业秉持匠心理念,通过产品区位、类型、商业逻辑对项目进行了梳理和盘点,形成了“4+2”产品线管理体系,即四大商业产品线以及两大办公产品线,未来将全面点缀到城市生活的轨迹中,并渗透居家、工作、休闲、娱乐等生活形态,打造城市制高点,丰富城市天际线,助力城市大生活。

在2018、2019年,世茂将有多个重量级酒店和商业项目陆续开业:上海世茂深坑洲际酒店、香港东涌世茂喜来登酒店&香港东涌世茂福朋喜来登酒店、深圳世茂前海中心、上海滨江世茂大厦、上海世茂广场(世茂Hello Kitty上海滩主题馆也将正式开业)等,将为世茂带来新一轮爆发增长驱动力。未来,随着新酒店和优质商业项目的陆续开业,“两翼”营收总量将会持续走高。

产品力和管理效能优化 后千亿时代规模质量并进

均好型的成绩并非源自单一方面的发力,而是结合产品、工程、投资、运营、营销等多维度元素所引起的综合性“化学反应”。

世茂继续深入贯彻“成为行业引领者,打造百年世茂”的发展愿景,打造和提升产品力也被认为是世茂在行业中立足和取得突破的关键举措。

过去一年,世茂从客户的细微化需求出发,对旗下产品进行精研创新,在稳固高端产品领先优势的同时,注重对刚需、改善型以及高端客群痛点的洞察和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梳理出五大优质产品线,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住房需求。

2017年推出的璀璨系、国风系两条产品线获得了媒体与市场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肯定,树立了行业口碑与知名度。2018年将有76个项目采用标准产品线,产品线覆盖率显著提升至78%,提升产品溢价与销售流速。随着2018年天誉系、龙胤系两个全新顶豪产品线的发布,世茂五大产品线将持续提升产品溢价及营销力,进一步拓宽现金流来源,加快周转运营效率,有望树立行业标杆。

企业战略和产品的落地最终要聚焦于执行层面。千亿之后,世茂谋定而后动,对公司的管理架构进行了全新的调整,辅助精细化运营,更多授权地区公司,增加长效激励机制。九个地区公司充分竞争,全独立核算的公司化运作培育了地区公司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地区公司成为“动力源”与“规模链”。

以深耕区域福建为例,优化管理的实践探索和内部改革,让福建地区公司充分激活了发展动能。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世茂以251亿的销售业绩摘得2017年福建省的销冠。依靠标准化效率逐步提升,福建地区公司项目平均上会周期与设计周期得到了极大缩减,加速高周转。截止2018年3月中旬,福建地区公司销售业绩突破100亿,率先领跑赛道,新增超过200亿货值。

未来管理运营优化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从地区公司到整个集团,从地产业务到酒店及商业项目,从土储布局到财务表现,从扎实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引得客户满意度接连攀升,到匠心打造的全生命周期五大产品线,世茂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7年,世茂在销售规模、毛利、财务表现、产品力及客户满意度上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所有这些印证发展质量的数据,让世茂持续向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后千亿时代”, 积蓄了充足动能的世茂,将继续“有品质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