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假期购物小心被宰!

消委会提醒市民慎防被宰。

临近“五一”小黄金周,各大商场纷纷酝酿推出促销优惠活动。市民曾小姐早在半个月前就为此开始存钱,准备趁五一折扣多将之前看中的商品都收入囊中。而深莞惠三市消委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五一”主动防范促销陷阱,慎防被宰。

每逢节假日过后,三市消委会总会接到较多关于促销的消费者投诉。据分析,消费者在促销活动中被宰的情况主要有:优惠多限制、免除售后退换权利、免费试用强迫消费、掺杂假冒伪劣产品、虚假抽奖等。

实际上,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背后,实际上是部分商家仍在玩文字游戏,消费者应了解商家惯用的宰客手法。虚假优惠、隐藏限制条件。比如提高原价再打折,在优惠促销中隐藏使用范围、时限等限制条件。

张小姐就在前几个月遭遇过这种情况,当时正值春装上市,商场部分品牌换季打折处理冬装。“当时我在商场看见IT的女装低至一折,就拉着朋友兴冲冲地走进去。没多久我朋友发现她之前买的那件衣服现在正在打折,她发现原价从2000多元上调到了3000多元再打的折。”张小姐这样告诉记者。

送赠券引入循环消费也是消费者常见的促销手段。例如“买200送200”,赠券让消费者不断地滚动消费花钱,而且许多的赠券促销需要消费满额才能使用。三是设置合同免责条款,规避违约责任、模糊约定。比如“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特殊商品不“三包”等。尤其是旅游合同,只简单约定景点和时间,忽略具体游览项目、食宿标准等重要承诺。此外,抽奖强行推销三无产品、免费试用强迫消费、虚假商品标识、借促销出售过期食品的消费陷阱也应引起消费者的警惕。事前防范是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比事后维权更省心省力。

三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首先要清楚活动限制条件:包括促销活动期限、参与范围、兑现时间和形式,做到心中有底。 尤其是购买食品,消费者一定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赠品和免费试用项目,一定要事先了解哪些属免费或付费的项目。节日搞促销活动,并不是某商家的专利,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商场优惠活动或赠品大多不同,而且市场上除国家有定价、限价的商品外,大部分商品都是随行就市由商家定价,因此消费者要充分用好自己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多走走多看看。

据三市消委会的负责人透露,从处理消费纠纷的现状看,不少消费者维权时往往因为缺少证据,导致无法维权,最终不愿维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消费者在参与促销活动时应多留个心眼,保留有效的促销广告、购物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