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潜规则” 乱贴“洋”标签

乱贴“洋”标签:家居行业“潜规则”

价格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号称“意大利原产、实木制作”的“进口”家具,却被曝光是东莞生产、使用的是密度板等材料。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此类“贴牌”生产不仅是家具行业的“潜规则”,在地板、厨具、瓷砖等建材行业也并非鲜见。贴上“洋”标签就好卖,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严重缺乏诚信,另一方面则是国人盲目“崇洋”的消费观作祟。

产品标签“迷雾”多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关荣对记者表示,达芬奇家居的产品定位比较高端,并不是这个协会的会员单位;但如果其产品真的并非意大利原装进口,则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一位在家具行业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每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大型家具展会上,有很多“洋品牌”都会到现场采购,然后把产品拿到国外重新贴牌,再销往中国市场。“去看看就能明白,哪有那么多原产海外的品牌,国外人工那么贵,产量也不会太大。”

记者走访一些建材家居市场也发现,所谓的“洋品牌”俯仰皆拾。不少橱柜、地板、瓷砖的产地都标称为“进口”,来自“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

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表示,家居行业造“洋”的手法,一般是与国外品牌合作,每年给外资品牌一定的费用,而产品是不是真的原产进口有待考证。

拿什么来监管企业诚信

“消费者不要盲目崇拜外国的品牌家具。”朱长岭说,“事实上,我国的家具制造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没有必要非理性地追崇进口品牌。”

针对家居行业“假洋鬼子”横行的现象,朱长岭表示,全行业都应对这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加以抵制,把有违规行为的企业赶出市场。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切实负起责任,让假冒伪劣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对破坏行业规则的“害群之马”严肃查处,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表示,监管者还必须首先弄清“国际品牌”的概念,对所谓“洋品牌”进行一视同仁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审查力度,以杜绝‘洋’品牌在宣传过程中刻意夸大品牌知名度、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同时,企业诚信缺失,也是家居行业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讲师唐跃军认为,诚信是企业最核心的基石,但如今部分企业一味追逐经济利益,不择手段走捷径。“企业讲诚信需要大环境,单单一家企业诚信,其他企业都不诚信,就意味着这家讲诚信的企业反而会吃亏,很可能收不到回报。如果没有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诚信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