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孩子》真实传播正能量

人民网5月15日报道 2014年的母亲节,因为深圳卫视在5月9日晚间播出的一档名为《来吧,孩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母亲节当成一年中感谢母亲、感恩生命的特殊日子。这个舶来的节日能够在中国“走红”,和与日俱增的呼唤亲情回归、家庭责任的社会情感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档节目的首播为大众对于生命的感恩、母爱的赞颂和家庭责任回归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天然契合的聚焦点,也着实在电视和网络上“火了”起来。

 

记者浏览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发现,这档节目的网络播出受到了几乎空前的关注。 截至5月12日18点,该片在优酷,爱奇艺,点击观看量将近一亿次,累计评论量近万条。以优酷网为例,《来吧,孩子》共获得了2600多条网友观众的评论,其中“生命来之不易”,“爱我的妈妈”,”老婆辛苦了“是最明显的关键词,表达这样情感共鸣的评论超过七成,大量的网友表示,节目让他们感动到落泪,有新妈妈表示:“疼痛的记忆”带来的不是痛苦的回忆,而是满满的幸福和骄傲。另外有近两成的网友表示,节目有着一定的科普作用,让他们了解了女人分娩真实而科学的一面。

 

 

女人生孩子,在电视媒体上即便不是老生常谈,也是较为常见的内容。为什么《来吧,孩子》此次会获得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仔细观察和分析后,不难给出答案。《来吧,孩子》的热度来源于一次勇敢的创新和一种真诚的心态。

 

 

从深圳卫视的节目宣传片中得知,该片开中国电视制作的先河,首次采用64个固定摄像头完成拍摄,旨在真实纪录孕妇生产前后的生活状态和激动人心的分娩时刻。节目制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产妇还是医护人员,摄制组都没有人为影响和干预,保证了产房环境的“原生态”。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拍摄手法,节目呈现了中国电视上鲜见的真实与生动。此类拍摄手法,在国外的电视制作中已有先例。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学教授,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Hugo de Burgh)。对中国媒体深有研究的戴雨果表示:“固定摄像头纪录片(Fixed-Rig Show) 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节目类型。这类节目技术系统复杂,后期素材量巨大,制作难度非常高。《来吧,孩子》是中国在固定摄像头领域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成功的创新。”除了对于节目创新手段的肯定之外,戴雨果也从一个英国媒体专家的角度解读了节目真实呈现的魅力。他认为:“《来吧,孩子》应该向西方发行。一直以来,中国人在西方的传统形象是呆板、木讷,工作努力却少有情趣。而《来吧,孩子》这样的作品可以向人展现中国最普普通通的家庭,他们的担忧与幸福,幽默与感动。他们在镜头前如此可爱,西方观众很容易得到共鸣。这种真实展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活的作品,可以成为很好的中国名片“。 应该说,正是这种拍摄手段上的创新为《来吧,孩子》的真情流露和自然表达创造了全新的空间。

 

另一方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故事编造,刻意煽情和空洞叙述常常受到观众的诟病。故事被夸张演绎,情感被过分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看来,媒体过分娱乐化现象是电视商业浪潮冲击下的产物。在收视率的压力下,在表现手段同质化和心态浮躁的环境里,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一个社会应该有多元的声音,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社会本身是分层的,媒体也应该分层化。但是现在做不到,媒体的原创性很弱,亟待提高。而《来吧,孩子》是近年来原创节目的一个突破,将国际先进的电视技术手段与极具中国社会基础的选题结合起来,让观众看到了真正真实的东西,形式新颖,内容震撼。”胡正荣说。

 

当然,记者也发现在众多评论中,有一小部分网友对于这种创新拍摄手段所呈现的真实提出了异议,认为节目的真实挑战了感官感受。甚至也有部分媒体表达了主观的评论,认为展现孕妇痛苦的表情和婴儿出生的画面过于刺激,是不美的。然而,更多的网友对此也表达了回应,他们认为“这些画面因为真实而感动,因为真实而美丽”;“审美不是审漂亮和华丽”;”所谓‘血腥’的画面,其实才是最干净的,正如每个人都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质疑的声音属于极低比例,但还是可以看出,手段和内容上的创新必然要经历挑战。对于《来吧,孩子》来说,在争议中汲取营养是从创新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都说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正是在那一次次阵痛中的分娩,才有了生命诞生的奇迹,才使得母爱有了无法超越的伟大。然而,我们回望过去的成长经历,却不会回望到我们生命诞生的时刻,不会感知到父母面对生命诞生的激动与喜悦。当纪录的手段可以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一一保存的时候,更多的人会将生命奇迹的诞生当作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片段纪录在生活的影像里,为母亲的不易,为家人的喜悦,更为了孩子的回望和爱的教育,留一份爱的印迹。

《来吧,孩子》,以全新的手段纪录和展现新生命的诞生,以一个最接地气的话题,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观众最温暖、最感动的共鸣。对于生命诞生的大爱,没有嘶喊,没有煽情,取而代之的是客观讲述,真实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