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养老保险交15年即可领养老金

到退休年龄而缴费期限未满非深户参保人也有望享受到与深户参保人同样的权利——继续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修订草案与草案修改建议稿)》昨天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议“二审”。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将继续缴费人员范围扩大到非深户参保人

深圳养老保险交15年即可领养老金

随着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将在深圳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

开门立法收集公众意见5000多条

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本着“开门立法”的原则,在“一审”的基础上,今年2月条例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20天的意见征集期内,共收到市民意见和建议5000多条。此次“二审”稿根据公众意见进行了大幅修改。

比如,有市民提出条例“一审”稿限定只有户籍参保人才能继续缴费,这对非户籍的来深建设者不公平。

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市民提出的意见是合情合理的。《草案修改建议稿》中将继续缴费的人员范围扩大到了非户籍参保人,规定具有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和按照国家规定确定本市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的非本市户籍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以按本条例规定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标准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直至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时,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相关新闻:

深圳民政“十二五”规划昨公布

养老床位大增 慈善惠众更广

核心提示: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葬有所归……这是百姓心中理想社会的图景。随着深圳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公布与实施,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将会更近一步。

昨日下午,在市民中心召开的深圳市第二次民政会议重点公布了民政“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深圳市将初步形成以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为核心、以基层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为工作载体、以社工人才为专业队伍、以网络信息为技术手段的现代民政格局,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社会服务规模与体制机制运转效率处于国内领先,达到香港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养老

2015年目标:全市机构养老床位8000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

会上提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市现有常住人口1035.84万人,而在深圳259.4万的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常住老人达30.58万人,户籍老人达15.62万人。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将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制改革,包括推动建立老年人福利津贴制度、发展老年人福利服务项目和加快老年人福利服务机构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9064”养老格局:即90%的老人在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

同时,我市将规划建设“深圳市老人养护院”,配置床位800张,把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功能转移到该老人养护院。推进罗湖、南山、盐田3个区的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以及福田区老人护理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改建,新增床位2500张。

改造原特区外18家街道敬老院,配置床位达到1108张。此外,15家具有医疗、护理、康复等功能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两家集“老人医院”、“临终关怀医院”功能于一体的老年护理服务中心也将在2015年前建成。

到2015年末,我市将实现机构养老床位翻一番,总床位数达到8000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多样、布局合理、长期供养和短期入住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

深圳养老保险交15年即可领养老金

慈善基金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雪中送炭。图深圳市“我生日,我慈善“基金看望心脏病儿童。 (资料图片)

关键词:社会组织和社工

2015目标:15万人投身社会组织工作,6000名社工半数扎根在社区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社会组织从业人数将达到15万,全市平均每万人拥有8个社会组织,在年度评估中将有80%的社会组织达到3A标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到2015年,全市社工人数将发展到6000名,其中由政府资助或购买服务的4000名,由企业等组织吸纳聘用的1000名,在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系统从事公益性事务服务的1000名,在全市300多所大学、普中、中职学校中共配置社工400多人。随着社工队伍的素质提升,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历的社工将占到总人数的70%,具有社工专业研究生学历的社工达到20%。

同时,我市将投资建设和改造一批社会工作基础设施,包括建成700个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整合教育培训集团、深圳大学等资源,建立能容纳800名学员学习、食宿的全市社工人才培训、示范、实习基地。

关键词:慈善

2015年目标:以政府名义设立簕杜鹃勋章,全市慈善组织达到1000家

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发展全民慈善,建立慈善事业信息公开平台,完善慈善信息统计与发布制度,规范慈善募捐主体和行为。

同时,深圳将拓宽慈善救助领域,推动慈善救助项目化,使常态捐赠与慈善冠名基金同时发展。将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公信度高、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慈善机构,健全慈善组织准入与退出、行业评估、信息披露等机制,到“十二五”末全市慈善组织数达到1000家。

深圳将整合“深圳慈善榜”、“鹏城慈善奖”等公益慈善表彰项目,以政府名义设立“簕杜鹃勋章”荣誉,对在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进行表彰,获奖个人和机构将享受扶持激励政策。